研究所介绍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INTRODUCTION
TO THE INSTITUTE

研究所介绍

荣誉喜报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荣获全国“互联网+”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科室!

荣誉喜报

2021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通报表扬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的通知,从改善医疗服务的5项工作制度和10项创新举措等15个方面,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484家医院,北京同仁医院门诊部等476个科室、北京同仁医院田玮同志等443名个人(名单见附件1)予以通报表扬。文中要求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求,锐意创新、主动担当,扎实推动改善医疗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荣获举措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中科室单位之一。

2018年7月25日,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体、台州医院联合体等多家单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进行长三角沪台(上海-台州)两地零时空远程超声会诊。

图片

2019年9月27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5G远程分级医疗长三角一体化示范项目暨科技部重点专项椒江医联体超声综合评价及培训示范区授牌仪式在台州市举行。利用超声影像和音频的实时传输技术,专家可以为患者提供远程视频会诊,上级指导医生可直接看到超声影像,并指导下级医生如何操作。同时,利用实时远程视频会议进行讨论,以给出诊疗方面的咨询意见和建议。社区超声医师的零时空交互式培训,形成长三角上海六院为龙头牵头,台州区县市级医院为重点支持,乡镇社区为帮扶的三级培训模式借助“互联网+医疗”模式,让更多患者有机会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

图片

近年来,为积极融入长三角战略,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机构超声诊疗水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与台州市卫健委就超声医学领域全面合作形成战略共识。随着超声5G远程会诊中心的落地,大陈岛上的居民再也不必为此渡海泛舟,在大陈镇卫生院就可以直接享受到台州市立医院,甚至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专家的远程医疗视频会诊服务。

遇到疑难急症,市六医院的专家即使远在上海,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就能为大陈岛上的居民进行超声检查,无论是探头移动,还是力度反馈都能做到精准无误。从而实现优质医疗最大化,助力政府落实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政策。

六院超声的强大,还源于打造的一支令业界称羡的国家级人才团队。近五年来,学术硕果累累,共发表SCI论文106篇。科研方面,近两年更是一举拿下两项科技部“数字诊疗”重点专项,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合作重点项目。

随着上海—台州长三角超声分级诊疗模式的应用。六院超声团队在思考的是怎样将上海(六院)—台州远程医疗模式复制、辐射到长三角等地区,对接国家分级诊疗。

毫无疑问,中国的超声医学是三级学科,这是颇有中国特色的学科,超声技术由于没有辐射,费用相对低廉,灵活机动,在社区、妇幼保健所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是超声诊断装机量最大、受益人群最多的国家。国家提出,80%-90%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这就要求县域诊疗的能力要很强大而超声作为辅助科室,它的服务能力相应也要强大。而目前的县域医疗实力尚不能满足要求。应用远程超声手段无疑是解决该问题最直接、见效最快、相对成本较低的方法。

六院超声科在远程超声诊断方面很早就有所建树:早在1992年就通过一台modem完成了和台州医院的远程超声会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六院超声科也一直坚持在远程超声的布局、规划、实施等方面探索实践。

2012年,有鉴于长宁区多个社区医院缺少超声医师,导致多家社区卫生中心超声科无法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了居民就医。六院超声科首创六院模式:帮助长宁区社区医院培养了一批超声检查技术人员,通过超声及时上岗扫查,图像远程传输至六院,六院医生完成报告审核签发这一模式解决了社区医院的切实困难。目前该模式已得到了广泛推广。

2016年起,胡兵主任带领六院团队在台州地区开始远程超声的规划,目前远程超声网络已基本覆盖整个台州地区,形成台州模式。台州地区医院依托六院超声科向下辐射到乡镇卫生院,构成完整的三级医疗体系,有效促进了当地超声检查质量的整体提升。通过远程网络,六院超声科可以对整个台州地区医生做超声专项技术培训并实时考核确保质量,也可以随时为当地百姓提供远程医疗支持,解决疑难杂症。通过远程教学,我们都整个台州地区做了肌骨超声这一目前超声前沿领域技术的普及,也为众多患者提供了远程超声诊断。同时为了提高当地医生自身能力,我们还和当地卫健委合作开展优秀超声青年人才三年追踪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了十多名医师,已成为当地业内翘楚,为当地未来医疗水平提升做好人才储备。迄今为止,上海六院的远程超声网络点已达33个,还有不少意向单位筹建中。

科技改变生活,利用5G等互联网技术加速超声远程会诊推进,真正做到优质医疗资料下沉,也正在造福更多的区县人民。

图片


全国改善医疗服务

先进典型医院、科室、个人名单


举措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二)科室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信息管理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网络医疗部

巨鹿县医院医务科

山西省肿瘤医院门诊部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

葫芦岛市急救中心通讯调度科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耳鼻喉科

图片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图片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办公室

宁波市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

太和县人民医院医学装备科(器械库)

福建省立医院信息管理中心

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门诊部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信息与网络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信息处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门诊部

湖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成飞医院信息部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放射医学影像科

陕西省人民医院医务处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智慧医院建设部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信息中心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科

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信息发展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