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JIN RUI
王金锐,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1981年王金锐带领自己年轻的团队购进了鄂尔多斯市第一台超声诊断仪,成立了超声科,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超声影像研究所设立于该科,王金锐任所长,后该超声科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内蒙古自治区影像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内蒙古超声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及美国杰斐逊超声医学研究所附属超声医学教育中心(全国第五家: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中山医院、西安西京医院、成都华西医院)。2001年调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任超声科主任。他德高望重,在超声诊疗领域口碑极佳,毕生倾力于超声教育与人才培养,及本学科的发展和超声技术拓展应用。所在学科北医三院超声科,始创于1960年,是国内最早开始从事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之一。北医三院超声科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新技术,使临床诊断迅速达到病理组织学诊断水平。北医三院超声科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运用超声检查肌肉、肌腱、韧带、关节、骨骼的各种损伤、炎症、肿瘤等,已成为北医三院超声科的一个特色检查项目,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北医三院超声科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学科,拥有世界一流的超声设备,建立了合理的专业人才梯队,具有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在医疗、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王金锐教授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九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代表研究论文“Quantum-dot-modified microbubbles with bi-mode imaging capabilities, Nanotechnology, 2009.”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NANOTECHNOLOGY杂志,并配以新闻报道。《Nanotechnology》期刊在其后的社论文章中引用了该论文并给予很好的评价。研究成果“Gold-Nanoshelled Microcapsules: A Theranostic Agent for Ultrasound Contrast Imaging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被选为Hot Paper(热点)论文发表在 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3017-3021,IF: 13),并被 Nature Materials ( 2011, 10, 264 )和德国Wiley出版社分别以“Locate and Kill”和“Double Strike to Fight Cancer”为题进行了“亮点”报道和评述。同时被 Nanowerk,SonoWorld等30多个纳米和超声领域的知名专业网站转载。Nature Materials ( NATURE MATERIALS,VOL 10,APRIL 2011,www.nature.com/naturematerials)的评述指出,“诊断技术与最佳治疗的联合,称为治疗诊断学,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其优势十分明显, 尤其是对于癌症,为开发先进的癌症诊断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主编《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肌肉骨骼系统超声影像学》、《实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学》等10部专著;其中,与曹海根教授主编的专著《实用腹部超声诊断学》,出版后受到高度评价,19次印刷,发行6万余册,成为腹部超声的权威著作,获得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副主编,编写了高等医药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北京大学长学制医学教材》,与国内外学者合著《现代腹部超声医学》等24部专著。主译《血管超声必读》等3部专著;副主编和参编19部。主持(3项)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和面上项目、教育部、科技部(十三五重点支撑)等科研项目9项。
王金锐教授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从事超声诊断临床教学近40年,1995年任硕士生导师,2003任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生19名,硕士17名,博士后1名。他具有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包括医学超声声学、血流动力学、生物力学、微泡造影剂功能成像、靶向给药等,并将这些理论基础巧妙与临床问题、临床研究相结合,把临床知识和超声物理学基础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增加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200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后,已指导毕业30余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其中有10余名留在北医三院超声科工作,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王金锐老师平时的工作十分繁重,学生们经常见到他在医院工作到很晚,之后就回到医院的简易宿舍中休息,而这个狭小的宿舍中除了床和书,其他什么都没有。他从来不批评学生,不要求学生们应该如何努力,但学生们看到自己的导师以身作则,勤勤恳恳,也都被他无声但又鲜活的榜样效应所激励。大家一致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崇敬和爱戴,学生们在超声方面的知识理论和专业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自2015年兼职国家卫计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超声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编写了一套9册超声医师培训教材,受到卫计委的好评。
王金锐教授对超声学科建设有前瞻性眼光,对学科发展贡献度大。在我国首先开始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研究实验。结果不仅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并发症,而且避免了术者和患者长时间X线的有害照射。 “介入性超声在肾及肾周围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的研究被列入腔道泌尿科新进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超声引导心包穿刺与置管引流”,解决了少量和局限性心包穿刺的安全性问题。国内率先探索使用潘生丁静脉注射联合二维超声动图观察室壁运动异常诊断冠心病,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国内率先应用组织多普勒进行局域心肌功能的研究。 在国内最先应用超声导向硬化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早期宫外孕,获得较好的效果。 早在2001年,进行了世界首例胎儿肺囊肿超声导向硬化治疗,使肺囊肿在未出生前获得微创成功治疗。现在患儿已经读小学,发育和智力完全正常。